常言道: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。”这里的苏杭,不仅风光如画,还有着美丽女子的传说。而在这片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配资查询平台,王映霞以她绝世的美貌在上世纪二十年代,被誉为“杭州第一美女”。她的名字,至今仍在许多人心中萦绕。
然而,王映霞的美丽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光辉,她的婚姻也是一段复杂而充满波折的历史。她与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结合,虽然在外界看来是一段佳话,但却充满了不正当的因缘。当两人从相识到相知,再到相爱结婚时,郁达夫早已有了妻子孙荃,并且育有子女。如此一来,王映霞和郁达夫的婚姻从一开始便并非理想中的纯洁爱情,而是夹杂了许多道德与责任的纠葛。两人的婚姻随着时间推移,最终成了“无疾而终”的典型。
展开剩余84%1908年,王映霞在西湖湖畔的浙江杭州出生,原名金宝琴。年少时便以美貌闻名,赢得了“杭州第一美人”的称号,并且被人亲切地叫作“荸荠白”——意指她如荸荠般雪白的肌肤。她的家世和成长背景,为她的一生奠定了不平凡的基调。年幼时,王映霞被过继给外祖父王二南,王二南不仅是浙江名士,还因其精通诗词,热爱文学,受过良好教育。外祖父的熏陶,让王映霞从小便培养出浓厚的书香气质,学业成绩优秀,尤其是在文学方面表现出色。她进入了浙江女子师范学校,凭借着出众的才华与外貌,成为了师生眼中的一颗明珠。
王映霞天生的美貌和非凡的气质,使她在年轻时便成为了许多才子竞相追逐的对象,而其中一位便是后来的著名文学家郁达夫。1927年1月,郁达夫在朋友孙百刚家做客时,第一次见到了王映霞。她的美丽令他怦然心动,至此,他陷入了对她的迷恋。郁达夫在回忆中写道:“我对映霞入了迷,着了魔,勾了魂……”那一刻,他心中完全被她的美丽所占据,已不再顾及自己那正在为生育第三胎而辛苦的妻子孙荃。他的心思全都扑向了王映霞。
然而,王映霞并未立刻回应郁达夫的情感。她具有良好的教养和深厚的自尊心,于是选择了回避,回到了杭州。次日,她便寄给郁达夫一封信,表明自己仅愿与他做朋友,绝无男女之情。郁达夫收到信后,极为愤怒,似乎不愿接受一个女人拒绝他的事实。随即,他在日记中写道:“接到一封嘉兴来信,系说王女士对我的感情的,我又上了当了。”
然而,王映霞并未因此而动摇,她在杭州找到了自己喜爱的工作,生活渐渐回归平静。原本以为郁达夫会因此放手,没想到他竟然从上海追了过来。郁达夫凭借自己文人的特质,写了大量热情洋溢的情书,向王映霞倾诉自己的爱慕。她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动摇,热恋中的她,虽知道这段感情并不简单,但还是愿意相信郁达夫。
婚前,王映霞提出了三个基本要求:一、同孙荃离婚;二、戒酒戒奢;三、不得乱交女色。她的要求并不苛刻,只是希望能够在婚姻中得到忠诚与稳定。郁达夫满口答应,一心想要迎娶她。于是,在1928年,当王映霞年仅二十岁时,他们举行了婚礼,成为了当时令人艳羡的才子佳人的代表。
婚后,王映霞不仅以贤内助的身份支撑着家庭,还积极帮助丈夫管理稿费、版权等事务。她尽职尽责地管理家务,同时也保持着自己对诗书的兴趣,虽然未必能和郁达夫相提并论,但两人依然有着共同的话题与兴趣。1933年,两人回到杭州,修建了自己的家——风雨茅庐。王映霞在建房过程中,得到了许绍棣等人的帮助,这也为之后两人关系中的裂痕埋下了伏笔。
然而,郁达夫的性格注定了他不容易满足。这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向来放荡不羁,久而久之,他便厌倦了王映霞的管束。她不让他酗酒、不让他抽大烟,他觉得生活失去了自由。更让他心生不满的是,王映霞逐渐脱去了旧日的少女姿态,成了一个家庭主妇,虽然依旧注重生活品质,但却显得有些刻板,缺乏了当初那份灵动与自由。郁达夫在日记中愤愤不平地写道:“女子太能干,有时也会成祸水。”
1936年,郁达夫应郭沫若之邀前往福建担任省政府参议,积极参与抗日宣传。此时,王映霞似乎得到了暂时的解脱,逐渐在杭州的社交圈内崭露头角。就在这一时期,许绍棣——曾帮助过她修建风雨茅庐的教育厅厅长——与王映霞走得越来越近,并开始追求她。这一举动让郁达夫大为恼火,甚至通过电报催促王映霞与他会面,并且暗地派人监视她。
此后的事情愈发复杂,王映霞和郁达夫的关系逐渐恶化。郁达夫在得知她与许绍棣的关系后,大发雷霆,两人爆发了激烈争执。王映霞决定离开家,再次远离了这段令人窒息的婚姻。然而,事情远没有结束。
王映霞最终选择了与郁达夫离婚,结束了这段维持了十二年的婚姻。虽然这段婚姻充满了痛苦与争执,但她并没有因此陷入困境,而是勇敢地走出了自己的新生活。她在重庆过上了平静的生活,并遇到了钟贤道,二人在1942年结婚。钟贤道待她温柔体贴,王映霞也在这个新的家庭中找到了久违的平静与幸福。
然而,钟贤道去世后,王映霞依然保持着强大的自我,她没有因寂寞或社会的流言蜚语而堕落。她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在社会中发光发热,直至2000年2月,王映霞因病去世,享年92岁。她的生命历程,也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变迁和她个人的坚韧。
回顾一生,王映霞曾深情地说道:“如果没有前一个他(郁达夫),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;如果没有后一个他(钟贤道),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。”正如她所言,历史的长河已将一切冲刷平坦,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与宽容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港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